25年网络文化节 投稿作品 绒羽承薪

发布者:汽车与交通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9-05浏览次数:10

作品简介:

书桌玻璃板下压着一张旧照片,是去年在湖畔抓拍的瞬间。大狗半卧在草坪上,鼻尖埋进小狗嘴角的绒毛里,后者蜷成毛茸茸的团子。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,在它们相贴的毛发上洒下细碎的金斑,连空气里都浮动着柔软的暖意。每次指尖划过照片边缘,总能想起爷爷抱着我在后院读书的午后,阳光温良,声音伴着风拂树叶的轻响,连书页上的字迹都染了暖意。

后来在湖畔常见这对狗母子,大狗总走在小狗左侧,遇到路人经过便不动声色地将幼崽护在身后。有次小狗好奇地去嗅流浪猫,大狗立刻上前用鼻子顶回它,喉咙里发出温和却坚定的低鸣。那姿态让我忽然想起小区门口的手艺人张叔,他总把工具箱里的锤子、锥子摆在内侧,生怕路过的孩子碰伤。去年冬天雪后路滑,他蹲在路边帮老人修鞋,工具箱上的棉垫却留给了旁边冻得发抖的小狗。这些细碎的瞬间,都像照片里的绒羽一样,悄悄传递着无声的守护。

前月拜访了同为媒体创作者的前辈,他的工作室里,满墙都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街巷抓拍。他拍摄的 “人间系列里,一位年轻人无偿为老人们发放热粥的照片格外显眼,保温桶泛着暖光,他半蹲盛粥,轻声叮嘱老人慢喝,还伸手扶稳颤巍巍的长辈。角落的老奶奶喝完粥,悄悄把怀里的糖塞给他,糖纸映着晨光,把暖意悄悄传递回去。照片的背后有年轻人的笔迹,“让爱传递”,他如是写道。前辈说,他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摄影,父亲教她的不仅是调试器材的手艺,更是 “拍照片要先暖人心的道理。他每每拍摄完一幅作品,总会让主角写下寄语,藏在照片的背面。要把心意藏进作品里,才能让观者感受到温暖。

就像照片里大狗用绒毛护住小狗,生命的守护从来都藏在这些柔软的细节里。前辈们把责任与热爱化作掌心的温度、作品里的心意,一代代传递给我们。而我们这些年轻人,也正像被守护的小狗,在传承中慢慢长出自己的力量,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温暖更多人。或许未来某天,当我们成为 “大狗时,也会用自己的 “绒羽,为更多生命撑起一片温暖的天地,让这份薪火在时光里永远明亮。